記者注意到,香奈兒的這一降價策略,讓外界普遍預測將刺激疲軟的國內市場,并對2015年奢侈品行業未來表示樂觀。
今年4月9日,香奈兒降價第二天,奢侈品牌愛馬仕和克里斯汀·迪奧的股價就漲至今年以來的最高點,分別為342.3歐元和183.15歐元;路易威登集團股價也在4月10日迎來今年第三高點171.9歐元,較4月1日上揚5.2%。
瑞士歷峰集團股價也產生連鎖效應,從3月31日的78.3瑞士法郎上漲7.85%至4月10日84.45瑞士法郎;普拉達與開云集團股價也有小幅回升,相比前一日分別有1.78%和2.34%的收漲。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奢侈品牌2015年股價與2014年形成強烈反差,大多出現不同幅度上漲。愛馬仕股價從2014年10月底就開始回升,今年1、2月份橫盤震蕩后,從2月25日起股價勢如破竹,漲幅達21.3%;迪奧股價回暖較晚,自去年12月15日的126.69歐元一路上漲,至今年4月24日收盤價已達179.15歐元,錄得42%漲幅;路易威登集團和開云集團今年以來也分別錄得30.1%和16.5%的漲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奢侈品牌中國區銷售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歐元匯率走低導致代購異常火爆。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最近跌到了歐元誕生以來的最低點,赴歐留學和旅游都連續升溫。
同時,各大品牌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銷售卻大幅上漲,如瑞士歷峰集團2014年報顯示,雖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銷售下降2%,歐洲和美國地區卻總共上漲2.01億歐元,漲幅為15.85%;意大利品牌普拉達的2014中期年報顯示,意大利、美洲和中東是三大銷售凈額領漲區域,整體漲幅達27.6%。
lvmh集團近期發布2015年一季報顯示,相較于2014年同期,路易威登集團在日本和其他亞洲市場分別減少10%和6%的收入,而歐洲與美國合并增長量為19%,抵消了前兩個市場的不佳業績表現;開云集團的2014年報也顯示,西歐和北美51%的年度增長率,遠超亞太地區的26%,領銜去年銷售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