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顧客是上帝。很多品牌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他們把顧客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寵愛,在產品中加入數不清的功能,不論消費者需要不需要,總之,這是為了他們好。
這并不是上帝。
對于內衣來說,God is a girl,or woman?你把顧客當成初戀女友去追,光對他們好是不夠的,十句我愛你不如一句我懂你,必須要做一個懂顧客的品牌。
一般來說,產品和品牌給消費者的應該是他們長期需要的,并且最能解決主要沖突的利益點和訴求。但現實的情況大多是,迫于構想的競爭壓力,以及企業家一些個人的浪漫主義情結,我們總想給消費者提供那些,我們自認為是好的,并且許許多多的利益。
這會給傳播自設噪音,降低傳播的效率。
舉個例子,丹蓓姿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工藝、法國設計團隊之后,產品舒適度與款式得到飛躍式發展,在產品賣點提煉過程中,圍繞“法式優雅、優質面料、貼身裁剪、健康舒適、款式時尚”等賣點進行討論。
但走訪市場后,我們發現,大多數22-45周歲的中高端消費女性對內衣產品的訴求集中在舒適健康,但遠非集中在產品點上,同時這階段女性渴望品牌靈魂可以賦予她們力量,指引她們。于是丹蓓姿的廣告“貼身關愛,美自內在”應運而生。貼身關愛即產品的嚴苛工藝,遵從人體工學設計,穿戴后宛若肌膚;美自內在即挖掘丹蓓姿女人內在美,新一代女人所散發“獨立、愛己、優雅”的魅力。
可能從難度、原料上來說,法式設計團隊、世界級原料這樣的利益點會更加難得,但是對解決消費者的主要沖突并沒有直接的幫助,銷量才是品牌最根本的來源。
丹蓓姿品牌運營之道:少就是多。克制你的表達欲,不要對消費者嘮叨你的好處,就是“舍得”二字的最好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