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鞋業巨頭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為了追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終于下定決心跨界殺入女裝領域,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普冠有限公司以9396萬美元收購日本服裝零售商商巴羅克31.96%的股權。
百麗還將通過全資附屬公司成卓有限公司與巴羅克成立一系列合資企業,在中國開拓服裝及配飾業務。上述兩項投資總金額預計不超過9.24億港元。而百麗國際股東之一鼎暉投資也同時收購了巴羅克23%股權。
包括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在內的高層對是否跨界做女裝曾有過遲疑,在去年召開的內部會議上曾釋放出這個信息,但估計迫于業績持續增長的壓力,百麗最終還是下了決心做起女裝生意。
我國女裝市場競爭激烈,從業企業數量眾多,百麗這番殺入面臨的并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新市場,恰恰方向而是一個競爭紅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超過6000家,而大陸上市女裝企業僅有2-3家。2011年女裝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以上,2012年增長5%左右,行業增速放緩,新進入者需要從其他企業爭取市場份額。
早期,我國女裝行業以價格競爭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參與競爭,對設計和品牌的投入較少,產品更多是靠來樣加工和抄襲,整個行業表現為總量增長,利潤率下降。
后來逐漸過渡到品牌與營銷網絡的競爭,不少女裝品牌通過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塑造品牌與身份地位之間的聯系,使得品牌與設計的競爭突破了服裝行業傳統的利潤空間,品牌競爭也成為國際上先進服裝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在營銷網絡方面,國際上品牌營銷已從制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過渡,流通能力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很多企業由于創新力不足,女裝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在品牌特征、商品上互相抄襲、營銷模式克隆的行為,使得大多數企業趨于同質化且盈利能力不斷受挫。要想在眾多的企業中立于不敗之地,光靠模仿是不會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立的價值定位、目標采取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的狀況下,商業模式的競爭也就成為企業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關鍵。
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如西班牙著名的女裝品牌ZARA就是靠它的快速反應模式(前導速度、物流速度、陳列反應速度)在女裝行業內保持著其不可撼動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