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夫人彭麗媛身著國產服裝在國際上的驚艷亮相,國產定制服裝也贏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2013年3月26日召開的第21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3)上,眾多國內服裝企業紛紛宣布開展服裝定制業務。然而,定制業務對于服裝企業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預示著無限商機,但如果出現概念不清、定位混亂,也會被詬病為“偽定制”。
在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定制方面,我國服裝企業起步較晚。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里“新貴”階層的出現,就為服裝定制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土壤,這是眾多國內企業一窩蜂發展高級定制的主要原因。
然而,高級定制作為一些國內服裝品牌的子業務之一,在目前市場的表現情況不佳。主要表現為經營者對高級定制概念不清、消費人群定位混亂等方面。從而讓高級定制市場魚目混珠,這不僅讓各家品牌渠道經營者感到困惑,也讓有實力的定制品牌感到有心無力。
高利驅使定制成風
在近年來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持續上升、電商繁榮興盛的趨勢下,曾經是溫州服裝企業佼佼者的莊吉男裝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不僅出現了高額債務難以償還、甚至坊間還一度傳言莊吉集團將倒閉。如今,經過了幾年的思索和調整,莊吉服裝又重新出現在第21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
借助此次服裝業大會,莊吉董事長陳敏宣布,莊吉經過3年多的準備,依托原有的工藝及市場積累,將于今年正式推出兩個量身定做的男裝高級定制品牌——莊吉洋服和吉婚坊。
針對莊吉的重新定位,業內人士提出質疑,在營銷模式上,定制服裝肯定無法重復傳統服裝營銷的老路,未來莊吉發展高級男裝定制是否能成功,主要取決于莊吉對未來品牌盈利模式創新等方面能否真正實現突破。
雅戈爾集團副總裁陳志高也在同期宣布,雅戈爾將正式成立高級定制部門,負責職業裝等高端定制市場。而在此之前,雅戈爾從1990年就已經開始了量體定制服務,并且已經為許多名人及普通消費者制作了大量的定制服裝。但是,雅戈爾在高級服裝定制方面,卻始終沒有成立一個單獨部門,這也是其這一新業務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發展的短板之一。
據了解,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中,服裝定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定制,一類是高級定制。
其中普通定制主要面向普通人群,一件衣服的價格只有幾百元,即可為客戶量身定制適用于各種場合的服裝,也包括原版復制,比如當顧客看中某款大牌服裝時,就可以拿著原服裝的照片來服裝店進行模仿復制,價格只在原款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高級定制的主要受眾則是企業老總和政府官員等,服裝面料基本都是從法國、意大利進口,不僅手工繁瑣、價格也較貴,通常幾千塊錢起、上至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不等。
在高級定制領域,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類:一類是顧客首先選中一件成衣,然后廠家再根據顧客的要求進行修改;另一類則是完全根據顧客的獨特需求而由廠家進行自主創新設計。
目前在國內高級服裝定制的潛在消費者中,男性消費者多于女性消費者。據中國服裝協會調查,男性消費者對千篇一律的服裝類型感到不滿。由于男性正裝款式相對固定,因此很難有突出個性化元素的存在,許多男性都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購買一些個性化的定制時裝,出席重要場合并與自身身份相符。除此之外,一些企事業單位的工裝、婚紗、禮服以及特殊身材的人也是需求定制服裝的另一部分消費群體。
然而,由于價格高昂以及國內整體尚缺乏對服裝定制的深刻認識,目前普通定制和高級服裝定制在整體服裝行業中都還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服裝行業專家、東華大學教授卞向陽舉例表示:“上海的十六鋪是很有名的服裝定制一條街,價格適中,主要面向普通人群,但那里的消費者還是以外國人居多,國人由于還對服裝定制缺乏足夠的認知和了解,因此還沒有形成大的消費市場。雖然國內對定制服裝的硬性市場需求廣泛存在,但需要更多的引導,逐漸培養消費者對定制服裝的消費意識。”
同時,高額的利潤回報也促使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積極涌向定制領域。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做一件高級私人定制衣服的利潤在50%左右,服裝品牌如果較有知名度,那么一件衣服的利潤甚至還能達到70%。有些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定制服裝,其利潤甚至可以購買一輛初、中級小轎車。因為除了成本外,對服裝的藝術設計、對顧客本人的形象設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各種貼心服務等等都是構成一件定制服裝價格不菲的重要因素。
規模化定制需新技術助力
網上購物的興盛發展,也直接導致傳統成衣服裝店和商場等實體賣場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定制服裝同樣問題突出:受眾較少,不適用于傳統服裝業的大規模營銷方式。因此如何針對有需求的消費者進行生產和營銷,是目前服裝定制行業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以埃沃環球定制服飾有限公司為例,其借助網絡線上溝通與實體店線下體驗的結合方式,簡化了定制的生產流程并提高了定制的性價比,因此有效地鎖定了有個性化追求但又較在意價格、并且不愿意花費較長時間等待的中青年白領男性這一群體。
記者了解到:埃沃進行服裝定制的生產流程是,先將一件襯衫分解成領口、袖子、版身、后擺等幾個部分,再按照流行的樣式在每個部分中推出不同的樣式,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組合,實現有限度的量身定制。而這種模塊化的設計,為埃沃實現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能,解決了大多服裝定制店只能逐一裁剪,難以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同時也滿足了目標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此外,埃沃還有一套標準化系統,能夠將服裝行業裁縫轉化為標準化流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成本,因此埃沃便能夠大大提高交貨時間。埃沃董事長何冠斌表示,定制一件襯衫一般1周以內就可以提貨,而普通定制服裝店則需要3周左右。
服裝定制模式的核心價值其實就在于“合體”,在傳統定制裁縫店,從量身、裁剪、試穿、縫制、再次試穿、細部修整,整個制作過程的唯一要求就是圍繞尺寸進行制作。而埃沃充分運用了先進的電腦技術,建立了一個網絡定制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將原本需要消費者提供的復雜的個人尺寸信息簡化成了一些標準性的語言和圖形。
比如當消費者需要定制一件襯衣時,只需填寫身高、體重,再回答3個關于體型的信息,通過對圖畫中的身形進行選擇,系統就會在存儲的40000多個會員數據中自動生成匹配準確率達90%的數據,這件襯衣的前期定制即可完成。這樣消費者就無需前往實體店進行測量,通過這種網上遠程定制,許多外地的消費者也可以享受量體裁衣的服務,大大拓展了其客戶群。
不過,在客戶還不了解埃沃的定制模式前,通常很難輕易在電腦上下單,而埃沃的實體體驗店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冠斌表示,在開了實體店之后,消費者就可以先去體驗一下,之后的下單率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因此埃沃做的就是線上做營銷,線下做體驗。
正是運用了一系列新技術,埃沃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標準化的管理系統,而也正是這些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其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規模生產、從而降價了生產成本,同時又兼具個性化的色彩;此外再加上線下的直觀體驗,因此可有效滿足目標人群的需求。
然而,所有的新技術都有其短板的地方,卞向陽教授分析認為,雖然埃沃的定制模式是一種較為成功的方式,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體驗店開在哪里?究竟有多少人去真正體驗?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體驗店并前去體驗?這些都是需要企業認真思考的地方。如果這方面銜接的不好,很多好的技術就不會很好地被市場認可。
另外,網上定制平臺需要消費者自己輸入一些身體的基本數據,而很多消費者自己輸入的數據是否足夠精準并不能保證,因此這就需要企業還需要具備一種更完善、更準確的測量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