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華交會3月5日正式落幕。來自華交會主辦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屆華交會到會境外客商 20016人,比上屆下降5.25%。本屆華交會總成交28.14億美元,比上屆下降9.87%。其中,輕工工藝類商品成交 13.83億美元,增長1.39%,紡織服裝類商品成交13.14億美元,下降15.68%。
據了解,本屆華交會,歐美和新興市場客商明顯增加,歐洲到會客商2101人,增長16.79%,其中以美國為主的北美洲到會客商大幅增長60.60%。部分新興市場成交增幅較大,其中非洲成交6865萬美元,增長35.43%。國內買家約占全部采購商的1.86%,內貿總成交7798萬美元,比上屆增長近10倍。
對于本屆華交會紡織服裝出口下滑,則早在中國第一紡織網首席分析師汪前進的預期之中,汪前進此前出席申銀萬國有關研討會做專題發言時就曾表示,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問題并不是完全由歐美經濟增長乏力造成的。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競爭力的長期下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來自行業研究報告表明,當前,中國經濟正處轉型的十字路口,勞動力成本和商務運營成本的大幅上漲已經導致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逐步下降,加工貿易和依靠低廉勞動力成本獲得優勢的“中國制造”面臨巨大挑戰。據調查,目前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用工成本只相當于中國的38%,原料成本相當于70%,紡織品出口報價比我國低約10%。在這種情況下,歐美采購商開始在印度、孟加拉、越南、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尋找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供貨商,訂單轉移情況日趨明顯。
汪前進此間表示,市場需求減弱是近兩年影響企業經營的首要問題。以2012年為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2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3%,其中,出口價格同比提高3.9%,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出口數量同比下降1.03%,顯示行業出口壓力巨大。
汪前進介紹,2012年我國服裝出口數量呈現逐步好轉的態勢。如針織成衣,一季度出口數量萎縮2.21%,但到年底,已經轉負為正,微增0.14%;梭織成衣出口數量同樣在年初為-7.87%,年底已至-3.72%。顯示出口已出現溫和回暖勢頭。
汪前進提請業界需要清醒認識到,行業的回暖基礎還不牢固,動力尚且薄弱,諸多問題和壓力還沒有明顯緩解。如國內外棉花價差持續拉大、各類要素成本持續上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速尚未轉正、國際市場需求仍很低迷、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較強等因素,都成為影響行業回暖的重要因素。
汪前進認為,2012年以來我國紡服出口面臨的困難更具多樣性、復雜性和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將世界經濟拖入低增長時代,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需求難以為繼。
由于受到內外部各種不利因素影響, 2012年我國紡織服裝的出口面臨嚴峻形勢,全年中有半數的月份出口下降,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僅增長2.8%,是近10年來(除2009年下降外)增長最為緩慢的一年。與全國貨物貿易整體情況相比,紡織品服裝出口“拖了后腿”,出口增速遠遠低于全國貨物貿易出口的增長水平,2012年全國外貿出口增長7.9%,增幅比紡織品服裝高出5.1個百分點。
汪前進說,紡織服裝出口衰退在2011年已經顯現 雖然2011年我國紡服出口增速高達20%,但通過量價比較可以發現,實現上2011年紡服出口數量萎縮態勢比2012年還要嚴重,只是因為提價原因,造成出口金額“虛漲”,暫時掩蓋了出口市場訂單減少的現狀。當剃除了價格劇烈波動的影響后,2013年紡織出口將逐漸向合理趨勢回歸。
而隨著東南亞加工能力的提升和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2011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在主要市場中所占份額開始出現下降。這一趨勢在2012年繼續擴大,特別是針對歐盟和日本市場。
汪前進指出,從短期看,2013年中國紡服出口將繼續保持溫和復蘇勢頭。
2013年國際市場有所穩定,特別是美國市場復蘇較為明顯。歐債危機的影響開始減弱。根據WTO預測, 2013年全球貿易增速預期在4.5%,要明顯高于2012年的2.5%,但仍大幅低于金融危機前10年6%的年均增速。經濟低迷成為全球經濟新常態,全球貿易面臨下行的巨大風險,外需增長前景并不樂觀。
今年1月份官方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僅為48.5,繼續低于榮枯分界線。而Global Sources2012年11月份的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預計2013年的出口將會增長,而2012年上半年進行調查時有93%的受訪者預計2013年出口將會增長。中國第一紡織網認為, 2013年紡服出口處于從2012年的谷底向合理趨勢回歸的過程,企穩的態勢比較明朗,全年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至5%左右,服裝出口數量有望結束負增長。
從中長期看,汪前進則指出,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高成本,低增長”的時代已經來臨。汪前進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其實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始慢慢的褪色,出口“低成本,高增長” 的時代開始消退。
汪前進表示。,隨著中國出口的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目前中國紡織出口正面臨著 “高成本,低增長”時代的諸多挑戰與沖擊。
結合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中國第一紡織網首席分析師汪前進認為,今后我國紡織出口將以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為主要目標,年均增速將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2015年紡織服裝出口額將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其中,價值增長將成為拉動中國紡織出口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十一五”期間,我國紡織出口數量增長的貢獻率為35.49%,價值增長貢獻率為64.51%;“十二五”期間,隨著出口的增長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價值增長貢獻率將進一步提升至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