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從廣州海關獲悉,今年1至2月,廣東對非洲進出口貿易總值為7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8.3%,海關部門稱,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而廣東對非洲的優勢能源資源性產品的需求也持續增加,雙方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據介紹,南非、尼日利亞、埃及是廣東在非洲的前3大貿(專賣店)易伙伴,2013年1至2月,廣東對南非進出口53億美元,增長1倍,占同期廣東對非進出口總值的71%;同期廣東對尼日利亞進出口4.6億美元,增長23%;對埃及進出口2.4億美元,增長19.8%。上述3國進出口合計占同期廣東對非進出口總值的80.4%。
廣東傳統制造業優勢產品符合非洲現階段發展的市場需求,對非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2013年1至2月,廣東對非洲出口機電產品13.2億美元,增長16.2%,占同期廣東對非洲出口總額的57.6%。
此外,廣東的服裝、鞋類等產品在非洲也廣受歡迎,同期廣東對非洲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9億美元,增長45%;鞋類1.1億美元,增長80.4%;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1.1億美元,增長85.4%;家具及其零件1億美元,增長67%。
數據顯示,2013年1至2月,廣東自非洲進口以鉆石和資源性產品為主,包括鉆石、原油、農產品、錳礦砂等產品的進口都出現快速增長。
廣州海關分析指,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2012年,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非洲經濟增長達到4.8%。今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超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未來5年,全球10個發展最快的國家當中,有7個在非洲。
目前非洲正進入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的良性互動軌道,對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機器、設備和機電產品的需要將不斷增加,出口產品也從單純的能源資源類產品向工業制成品轉變,為粵非貿易合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