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品牌借力冰壺世錦賽引發思考—— "中國櫥窗",這"壺"里賣的什么藥?
走進2013年女子冰壺世界錦標賽賽場沃爾沃體育中心,你一定會有身處國內的錯覺。四條賽道上,每根噴涂著六處某國產運動品牌商標。記分牌下、起蹬墊上、繞場擋板上,到處都是由三個數字組成的該品牌廣告。兩處營壘上,則是中文標注的瑞士景點。
"如果只看內場,我一定會覺得自己身在中國。"加拿大冰壺專欄記者戈德開玩笑道。的確,里加與中國相距萬里,但這里的賽場對國人并不陌生。
密集展示的國產品牌,中文推薦的國外景點,如此種種,似乎都在印證著一個猜想:里加的賽場只是一個櫥窗,它最想吸引的顧客仍來自遙遠的中國。
瑞典隊穿中國貨
當瑞典隊姑娘投壺時,她們隊服上的商標與賽道上的廣告相映成趣。
在本屆世錦賽12支參賽隊中,只有瑞典隊穿著賽會主贊助商提供的運動服。"坦白地講,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牌子時,感覺它像是一種測量器材。"瑞典隊四壘西格芙里德森承認,該運動品牌在瑞典"沒人知道"。
據瑞典隊領隊佩恩·林德勒姆介紹,2011年,該運動品牌與瑞典冰壺協會簽約,成為男、女國家隊服裝、鞋襪和背包提供商,"合同為期四年,明年就將到期。"
林德勒姆坦言,因為該品牌在瑞典沒有經銷商,所以剛穿著時隊員們感覺"驚訝和奇怪",但隨著時間推移,她們逐漸習慣了,"尤其是賽場上到處都有廣告時。"
在世界女子冰壺格局中,瑞典是數一數二的強隊,林德勒姆也自豪地宣稱:"盡管該品牌現在默默無聞,但能與我們簽約展現出該品牌進軍歐洲的雄心。"
值得玩味的是,中國隊并非該品牌用戶。"四朵金花"身著的是另一國產品牌運動服。據領隊李東巖透露,兩年前,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與現供應商簽訂合同,冬運中心所轄各支國家隊均穿著該品牌運動服。
醉翁之意不在壺
賽場內,瑞典隊的穿著特立獨行,但看臺上,她們并不孤獨,數十名世界冰壺聯合會(WCF)工作人員的制服上,都印有三個數字組成的商標。
WCF主席凱特(專賣店)·凱瑟尼斯告訴記者,兩年前,該運動品牌成為WCF官方合作伙伴,員工制服由該企業贊助提供,"就連我自己也有一套。"
據WCF官網顯示,該組織贊助商有11個,分為合作伙伴、提供商、冠名贊助商、媒體與市場合作伙伴。其中,該中國運動品牌位于合作伙伴榜首位置,其余10個贊助商均來自冰壺運動開展較為普及的西歐與北美,涵蓋制冰設備制造、體育數據處理、滑雪旅游等多個領域。
盡管行業各不相同,但在介紹中,這些企業均強調其與冰壺間的聯系,其通用辭藻為:"我們很自豪能為冰壺服務。"然而,這家中國運動品牌卻似乎無意于此,他們的介紹中,始終沒有一句與冰壺相關的內容。這多少有些醉翁之意不在"壺"的意味,那么這"壺"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
營銷搭車看轉播
商家自然不做賠本買賣。贊助商的投入可望通過電視轉播得到回報。據WCF新聞助理丹尼爾介紹,共有來自歐洲、亞洲和北美的九家電視臺對本屆世錦賽進行直播,其中就有中國中央電視臺。根據央視體育頻道排片表,在13天的賽期內,央視將直播、錄播19場冰壺賽事。
據WCTV(世界冰壺聯合會電視信號提供商)播出主管喬安娜透露,高水平冰壺賽事一般歷時兩小時以上,其間有關賽道近景、中景的拍攝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這讓賽道廣告具有極高的曝光率。加上擋板、記分牌等背景廣告時間,其電視曝光時長還會增加。
一方面是電視曝光率極高,另一方面是收視效果也不差。在此間采訪的央視專項記者證實,冰壺在國內的收視率不低。另據WCF主席凱特透露,在2009年中國隊奪冠的那屆世錦賽上,賽事收視率創下新高,"共有6500萬人次收看賽事直播與錄播,其中大(專賣店)部分來自中國。"
超長的電視曝光時間,以及國內較高的收視率,讓這家國產運動品牌走上一條"出口轉內銷"的道路,通過搭電視轉播便車,實現在國內的廣告收益。顯然,這遠比在電視上投放廣告便宜,效果也更好。
"櫥窗"應有大視野
僅從廣告角度,這一搭便車的做法算得上精明,但與國際玩家相比,似乎還略欠火候。
賽場內,瑞士旅游局也瞄準了中國市場,不僅在賽道上打起了"鐵力士冰川"的中文字樣,還為盧塞恩取了一個詩意的中文名:琉森。
盡管其在賽場上的曝光率不如國產品牌,但其細心程度卻值得稱道,它將廣告通過袖標形式,貼到了每個參賽隊員的運動服上。更讓人叫絕的是,其語言是根據參賽隊而定,中國隊的袖標廣告用中文寫就,其尺幅遠大于運動服品牌標志。
不僅如此,從開賽首日起,瑞士旅游局工作人員就穿梭于看臺各個角落,散發拉脫維亞語廣告單,其一面是鐵力士山的雄奇風光,另一面是盧塞恩的旖旎風光。
反觀中國品牌除了滿目的三個數字外,竟然找不到一個文字介紹。在賽場入口處有一個小小的冰壺器材、服裝銷售點,但其中全是他國品牌。當地人也并不清楚,賽場中的三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其品牌知曉度幾乎為零。
無論是世界冰壺運動,還是其他國際品牌,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希望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而國產品牌雖然有了走出國門的機會,卻仍將視野留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