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企業再次陷入業績夢魘。上周五,特步發布2012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去年凈利潤下降16.18%至8.1億人民幣。這是特步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下滑,而此前公布的美特斯邦威、森馬、安踏、361度、匹克業績均現下滑。
抱團、出海、甚至轉行賣化肥……在業績下滑、庫存高企的情況下,服裝企業紛紛開始謀求轉型。

超四成利潤下滑
上周五,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2012業績公告顯示,去年凈利潤下降16.18%至8.1億人民幣。這是特步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下滑。
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在已發布2012年業績快報的24家服裝企業中,包括美邦服飾、森馬服飾等在內的超四成企業凈利潤出現嚴重下滑。
森馬服飾在業績報告中表示,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同時公司庫存增加,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多,公司通過打折等手段加快庫存處理,導致毛利率短期下降。2012年營業利潤同比下降39.97%。美邦服飾也在業績報告中預計,公司2012年業績同比會下降30%。
在24家服裝企業中,中國服裝的虧損最大。近日,中國服裝公布年報稱,201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417.4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08.32%。
企業業績下滑,代理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品牌進商場專柜后,根本就沒賺頭。”重慶一位代理商黃先生表示,代理商從公司進貨一般是吊牌的4折,減去商場扣點以及折扣等,吊牌價1000元的衣服毛利潤只有100多元,還要除去商場管理費、員工工資。
對此,服裝營銷顧問桑偉勝表示,傳統的代理模式、訂貨制是高庫存的根源。一方面,通過層層代理,利潤層層分擔,推高零售價格;另一方面,企業與銷售終端脫節,店面形象、銷售情況等難以得到很好的掌控。
企業紛紛轉型自救
事實上,一場“轉型”提升業績的自救行動,早已在不少服裝企業中悄然展開。
3月8日,中國服裝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將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將主業改為磷復肥的產銷。
“服裝企業轉型跨度如此大的,尚不多見,前景也很難預料。”卓創資訊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孫立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樣遭遇業績下滑的匹克,則將轉型重點放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
“‘國際化’將成匹克2013年的戰略重點。”匹克體育CEO許志華表示,目前匹克已率先進入加拿大市場,今年還會有更多海外市場發展計劃,從而帶動國內銷售的復蘇,提升整體業績。
李寧、七匹狼等則從銷售模式上尋求改變。李寧方面表示,過去行業過分依賴批發運營的模式已經遇到了瓶頸,未來將探索以零售為導向的業務模式,加強終端控制。
七匹狼在日前的投資者接待會議上也表示,公司正在實施批發轉零售戰略。
渝企吹響“抱團”集結號
在服裝市場整體疲軟的背景下,重慶本土服裝企業則選擇了抱團突圍。
“尋求產業提檔升級和完善配套服務仍是主要任務。”昨日,朝天門市場服裝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重慶尚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均才告訴記者。為此,今年1月份,雨貝爾、阿莎貝佳、小辣妹等28家重慶服裝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投資服務平臺重慶尚盟實業有限公司,并制定了“西部時裝產業園”、“明星品牌助推計劃”、“高端人才引進計劃”、“電子商務聯盟計劃”和“國際高端資源整合計劃”。唐均才表示,目前籌建西部時裝產業園立項等工作已經落實。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金考拉、天派制衣、文君等將在現有的回興服裝城基礎上,搭建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孵化等于一體的產業鏈集群,甚至還將逐步涉及出口貿易、電子商務等業務。
而渝派服裝協會的近200家企業今年也將抱團入駐巴南服裝產業園。市工商聯輕紡服裝商會秘書長李勇表示,相比國內服裝企業的庫存等問題,渝派服裝更重要的是做大做強,抱團發展的效果會更明顯。記者任忠君孫瓊英
相關新聞
重慶9品牌將亮相服博會
世界著名服裝展會之一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將于3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繼去年第一次組團亮相后,今年,重慶萊諾時裝、金爵士、蕓夢、葉森服飾、金考拉、東和光智等9家企業將組團亮相,展出面積超1500平方米。
“我們將攜帶咖啡碳等新產品亮相,爭取更多的合作對象。”金考拉常務副總王俊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尚福介紹,去年,重慶11家知名服裝企業第一次集體亮相服博會,達成意向性協議1443項,已簽約的有162項,涉約金額約13億元以上,成績不菲。因此確定了持續5年以上組團參與CHIC展的計劃,并且今年還將參加杭州、深圳等地的服裝展,幫助更多重慶服裝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