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絲綢不僅是一種衣料,更是一種文化。由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保管的八萬絲綢樣本檔案經由媒體報道之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個月前,國家級絲綢專家錢小萍專程前往檔案中心,在認真細致地察看了全部絲綢檔案之后,她為其數量之多與完備程度激動不已,當即表示愿為這批檔案的整理及開發利用盡力。昨天下午,錢小萍古絲綢復制研究所就這批絲綢樣本檔案的開發利用,與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
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在搶救原市區絲綢系統41個企事業的檔案過程中,整合了八萬余件絲綢樣本并形成檔案,計有綾、羅、綢、緞、縐、紡、絹、葛、紗、綃、絨、錦、呢等十三大類織花和印花綢緞。這批絲綢檔案完整反映了一百年來,蘇州及國內重點絲綢產地綢緞產品演變的概貌,數量龐大、類別齊全,同時具有不可小覷的開發利用潛力。
錢小萍曾一手創辦全國第一座絲綢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后來又成立了中國第一家絲綢織繡文物復制中心,她同時也是國家級絲綢專家、全國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以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入行55年,從來沒有離開過絲綢行業。
在了解了這八萬余件絲綢檔案的保存現狀之后,錢小萍表示愿意幫助、指導工商檔案管理中心開展絲綢檔案的整理、保護和開發工作,竭盡全力保護這些不可再生的絲綢檔案歷史資源。此外,根據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錢小萍古絲綢復制研究所還會將錢小萍自從事研究絲綢事業以來的個人專業檔案及資料,全部捐贈給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永久保存,其中包括影像,照片、手稿、書籍、絲綢設計樣品等。
昨天,與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簽訂絲綢樣本檔案開發利用合作協議的還有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鼎盛絲綢是蘇州解放后第一家純民營真絲綢企業,近年來還吸收了百年老廠東吳絲織廠的設備、人員及管理經驗,因致力于宋錦的開發研究,曾向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借閱了部分絲綢檔案樣本,并在此基礎上研發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