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發布的《廣東省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中指出,服裝業是廣東省的優勢傳統產業,經過30多年發展,成為中國第一服裝大省,歷年來生產總量和出口總額均列全國第一。流花服裝批發市場、虎門女裝、佛山童裝、園洲休閑裝、新塘牛仔、潮州婚紗晚裝、南海內衣等27個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共同形成了廣東服裝行業門類齊全、產業規模龐大、集群化發展的獨特優勢。
廣東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指出,廣東服裝行業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弱點:增長粗放型、產業技術和裝備水平低、勞動力和土地等國際比較優勢正逐漸喪失、商業模式發展滯后、現代資本經營意識弱以及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足等。整合全產業鏈,促進廣東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市場:內外擴容加劇競爭
廣州流花服裝商圈擁有20多年的傳統服裝批發市場集群沉淀,市場多達49個,商戶2萬余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日服裝交易量重達100噸,年交易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目前每天都有均20萬余來自海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紛至沓來。近年來,流花商圈擴容之勢日益加劇,在廣州國際服裝展貿中心和定位專業男裝的桃花江國際服裝城陸續開業之后,擁有龐大體量的廣州世貿服裝城和升級改造中的廣州長江國際服裝城也已加入擴容之列,至此流花商圈專業服裝批發市場的市場體量將超過100萬平方米。
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卜曉強表示,目前流花服裝商圈的市場地位尚未動搖,但近年來受經濟形勢影響,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迫使不少外銷服企向內銷偏移,商圈的擴容態勢勢必帶來同質化惡性競爭,市場的轉型升級毋庸置疑。 流花商圈經歷了從馬路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傳統集貿市場到現代化商城,從價格競爭到品牌競爭和價值競爭的歷史轉變。白馬服裝市場和紅棉國際時裝城先后獲評“全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殊榮,白馬服裝市場、紅棉國際時裝城、壹馬服裝批發市場、廣州國際服裝展貿中心和長江國際服裝城被廣東省經信委評定為“廣東服裝國際采購中心”,成為省內唯一一個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采購中心。業內人士認為,“十二五”時期,流花商圈的市場轉型升級會有更大的飛越。
經營定位各有專攻,功能、業態組合及管理模式的創新實現了流花商圈競爭的無序到有序。紅棉總經理卜曉強提出:“商圈內的各個商家要做大‘蛋糕’而不是分‘蛋糕’,整個市場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要做大“蛋糕”首先不能同質化經營,每個商家要定位準確,做到差異化經營,然后在定位清晰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色。
轉型:從“單一批發”到“多渠道擴張”
在全國服裝市場新競爭形勢下,各大服裝專業市場各出奇招,扭轉局面。以白馬服裝市場為例,每年定期舉行白馬服裝采購節,并舉辦多場全國供需對接會東、中、西部等區域專場,為全國采購商和服裝城商戶提供一對一對接平臺。這種“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在流花商圈已并不少見。從2009年開始,紅棉就率先攜手韓國東大門品牌服裝批發商, “從這幾年實施的效果看,本土品牌不但沒有被吃掉,反而主動參與競爭,本土自主品牌在每季生產的服裝款式、品種以及自動換新率和品牌文化內涵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商家的品牌意識不斷加強,目前自主品牌經營戶已超50%,紅棉去年被評為‘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服裝的銷售量也進一步加大。” 卜曉強表示。
作為擁有近20年歷史沉淀的白馬服裝專業市場在硬件設施的提升中更有話語權,經過了一系列升級改造,白馬的硬件設施煥然一新。作為首批“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從白馬走出了如凱撒、歌莉婭、哥弟等知名服裝品牌。為了更多的拓展品牌渠道,2009年底,白馬響應廣東省政府“廣貨北上、廣貨西行”的號召,正式啟動以“服中國,服世界”為主題的影響力工程,全面實施“上半年走出去,下半年請進來”的營銷策略,整合資源拓展渠道,真正從“坐商”到“行商”,帶領場內品牌走南闖北,先后成功舉辦了6站全國巡展,將銷售渠道下沉到二級市場,建立供需對接的高效平臺。自2007年開始,首創專業市場舉辦大型服裝采購節的先河,成功舉辦了6屆采購節,廣迎八方來客,搭建服裝行業交流的商貿平臺,以節興市,提升白馬在全國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白馬服裝采購節、白馬服裝網、白馬E城等多渠道拓展形式也讓商戶嘗到了甜頭。
新大地服裝城是流花商圈唯一以專注毛紡織盛名的服裝專業批發市場,近年來依舊難以逃脫經濟形勢的沖擊,目前新大地服裝城外銷為主的比例已向內銷偏移,在保留原有外銷市場份額的情況下拓展國內市場同時鼓勵支持商戶開展品牌建設和渠道拓展。
后起之秀紅棉國際時裝城繼7樓改造歐韓層、2樓打造品牌旗艦店、明星代言、紅九行動、建立智慧商城之后再次提出了“時尚紅棉、品牌紅棉、智慧紅棉、綠色紅棉、平安紅棉、責任紅棉”的“六個紅棉”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智慧增長”完成紅棉轉型升級。卜曉強強調,在紅棉內經營的商家也已實行差異化經營,形成了“千店千面”的格局。“服裝城的核心價值是促進商業物業的增值,管理者要完成從傳統的商業物業服務商向集成平臺運營商的轉變。”卜曉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