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節前夕,國內知名品牌服裝企業“利郎”都會在自家總部圈塊地,搞一次年終促銷活動。通過“年終特賣會”的形式,利郎將自家全國各大直營門店的過季服裝進行減價處理,最便宜時售價還不到吊牌價一折。盡管這一折扣很低,利郎通過這一招去庫存的效果明顯,大量的現金流得以迅速回籠。
利郎成為了晉江企業模仿的對象。晉江越來越多品牌服裝企業也搞起了工廠店特賣會的形式,然而,“扎堆”的工廠特賣會背后更多折射出的是,服裝行業高居不下的庫存尷尬。
利郎“1折”放血
年末臨近,晉江長興路異常熱鬧。這里匯集了晉江本土多家知名品牌如特步、鴻星爾克的年終特賣會會場,而最為知名的要數“利郎”。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消費者不辭辛勞從周邊縣市前來掃貨。在專賣店動輒吊牌價2000元的全套西裝,這里只要200-400元,還有大量僅售50元的外套、褲子,1折不到的低價成為人們瘋狂的理由。
“利郎每年搞的工廠年終特賣會我都會來。”黃小姐是廈門某企業的職員,年末來晉江淘貨已成為了她的“習慣”。這一次,她與同事一早驅車至晉江,不曾想現場的熱鬧讓她倒吸了一口冷氣,“整個賣場簡直是水泄不通。”
利郎“方舟”賣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特賣會從早上9點以后人流開始飆升,到了11點左右,就進入爆滿的狀態,一直持續到關店。
眾企業紛紛效仿
利郎是晉江地區較早策劃工廠“年終特賣”的企業。在晉江本地人心中,利郎年終特賣會的“圈錢”能力一流。這也帶動越來越多的晉江企業效仿。
在晉江市世紀大道,虎都、天倫天、安踏等諸多知名企業紛紛推出自家的促銷活動,折扣也低至1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利郎經營多年的年終特賣會已積累了大量的客群,其所在的長興街如今儼然成為晉江服裝企業年終促銷的聚集地,特步、鴻星爾克、普樂途戶、百變米奇童鞋等眾多品牌紛紛租下場地。
“通過扎堆的特賣會商圈,眾多品牌逐漸形成一個互動互利的特賣會商圈。”在為特步、利郎等企業提供涉稅服務時,晉江市地稅局的工作人員發現,一些不知名的小廠也向這些品牌企業的特賣會周圍靠攏,期盼從中分得一杯羹。
去庫存有力 傷品牌價值
晉江鞋服企業集中上演的年終特賣狂歡,更多折射出的是當前企業的庫存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至2012年三季度,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庫存合計達730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則顯示,中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12年前三季度產成品存貨2569.66億元。庫存,成為服裝行業的集體性問題。去庫存,則成為各大企業的一大難題。
從晉江企業開拓淘寶等網上交易平臺,再到年終特賣會,一路走來,無不顯示出企業在去庫存道路上的費盡心機。但是,在企業低價處理服裝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的是品牌價值的流失與貶值。
“自從在晉江淘到了如此低價的品牌服裝,再讓我花上原價6-8折的錢來購買這一品牌,我會覺得十分吃虧。”在某品牌的特賣會現場,一名消費者如是說。事實上,這種心態并不是單一案例,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不少消費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扎堆的‘特賣會’確實能有效提高企業‘清庫存’的能力,但這會對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害。”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馬崗認為,特賣會將對品牌服裝企業存在負面作用。
“特賣會上的服裝要么是過季產品,要么是瑕疵品,對于那些選購新品的高端消費人群而言,特賣會這種廠家促銷行為是可以理解且被接受的。”一位品牌服裝企業服責人則認為,只要策劃得當,對企業的品牌負面影響可以控制在可控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