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著名的本土品牌天派制衣有限公司將要歇業的消息在業界不脛而走,掀起軒然大波。“這是一場誤會,天派制衣只是在謀求轉型,壓縮部分生產線,以后將以商貿領域為主。”1月17日上午,重慶天派制衣董事長曹毅對記者說。
近年來,重慶地區服裝產業的發展趕上了沿海地區服裝產業轉移的好勢頭,逐漸形成了西部初具規模的服裝生產基地。然而,和沿海地區一些企業曾經走過的發展路徑一樣,重慶服裝產業的各項優勢逐漸用盡,企業到了不轉型就將被淘汰的邊緣。
某業內人士指出,重慶服裝企業以代加工為主,建立品牌的企業非常少,一旦政策、人力成本等優勢喪失,服裝產業或會繼續“西進”。
重慶市服裝行業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很多原材料重慶沒有,需要到沿海地區甚至國外進口,本地不完善的物流市場又加重了物流成本,“渝派”服飾逐漸喪失了價格優勢,利潤不斷被壓縮。
“一直處于產業鏈下游以及代加工的模式阻礙了重慶服裝行業的發展。”談到重慶市服裝行業的現狀時,西南大學服裝紡織學院一教授說。重慶渝北區一服裝廠老板也頗感苦澀地說:“隨著成本的提高,公司通過代加工和貼牌生產所獲得的利潤越來越少。”
在轉型這條道路上,很多企業都面臨“走代工”還是“做品牌”的抉擇。多位服裝企業老板向記者表示:做代工雖然短期內比較艱難,但還是有微利可圖。而轉做品牌則需要很大的投入以及較長時間的培育。
依靠品牌塑造嘗到甜頭的本土知名企業重慶段記服飾董事長段遠紅說,段記也曾經猶豫不決,最后終于狠下決心走品牌化道路,相繼推出了一線明星代言等措施。
對于重慶服裝業轉型面臨的困境,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開出了藥方:重慶企業可先從沿海地區引進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商貿經營理念、營銷推廣經驗;同時,利用好電子商務等途徑,加大物流建設等配套服務的建設,產業的大和強兩手同時抓,致力于產業升級,走品牌集約化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