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高庫存數據掃描
2012年已然逝去,2013年悄然來到,我們的冬天已過去許多,春天的腳步不遠了,但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的服裝企業的高庫存狀態仍舊在持續,它們的寒冬仍難過去。2012年1-6月,國內的361度、動向、特步、安踏、匹克、李寧這六個運動品牌的庫存金額高至37.21億元。2012年第三季度,品牌服裝也出現極高的庫存:雅弋爾的庫存金額居然到了240億元,雖然它后來聲明主要是房地產,服裝的庫存只有17億元;紅豆庫存金額已到39.78億元,它也說里面大部分屬房地產;美邦服飾、森馬服飾的庫存金額同樣分別高達21.99億元、14.39億元……不管怎么遮遮掩掩,服裝企業的高庫存已是難以否認的公開事實,有人說國內服裝庫存夠國人穿上三年,這并不為過。
服裝企業一邊是高居不下的庫存,一邊卻是利潤增速的極大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提示,2012年1-10月,服裝產業的利潤總共只708.1億元,令人汗顏。
高庫存背后隱藏著什么?
據專家人士分析,服裝企業高庫存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服裝企業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采用粗放式,規模大了,但管理未跟上,對市場的了解缺乏,過度盲目生產,庫存在經銷商或代理商等處層層積壓,降價促銷又削弱了品牌價值與形象,影響長遠發展。服裝企業要走出高庫存的危機,必須轉變發展模式――集約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