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9月份,是服裝出口批發人氣暢旺、接單接到手軟的旺季。然而,近日在服裝批發市場看到的情景是,發現各檔口門前人跡稀少,似乎已提前“入冬”。服裝批發商家利潤空間被壓縮,不少企業感嘆已“撐不下去”,初現“轉租潮”。
全球消費低迷,無論歐美還是亞非國家,都對服裝需求銳減,服裝批發市場招租部門負責人坦承,今年租戶流動規模是“非典”以來最大的,轉租率超過20%,甚至有些做了10多年的老板也已經退出。
進入9月中旬,按以往經驗,全球各地客戶本應陸續涌入批發城,但今年幾個做出口的批發城人氣冷清。“兩個月了,一張單都接不到”,阿姐抱怨,她的檔口主營中東和非洲女裝,圣誕前兩個月和春節后的3月和4月是旺季,“去年9月忙到頭昏腦漲,但現在熟客一個都不來。”
豈止阿姐生意難做,對面運動服批發檔的小妹也是無聊得發呆,“沒客的時候和附近看檔的聊天,聊得已經沒話聊了。”服裝批發市場招租部門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批發城內租戶訂單量減少超過六成。
以出口為主的新大地服裝批發城商戶同樣“入了冬”,租戶白先生表示,“感覺80%的商鋪生意不如以前”。以制造和經營毛衣為主的可約服裝負責人范先生說,上半年外貿訂單降了一半,“十幾年沒試過這么慘淡”。
訂單減少,訂單價還一直被壓,廣州紡聯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出口部負責人介紹,以一款出口到美國的牛仔褲為例,原采購價14美元,今年只能給到13美元。
“最短的1個月就退租,3個月、6個月的也不在少數。”服裝批發市場招租部門負責人直言,今年租戶流動規模是“非典”以來最大的,轉租率超過20%。除了全球經濟下滑,中東局勢也影響中國對該區域的出口,“就像種莊稼,豐收那年才有旺季,但今年是受災年。”
為穩定租戶的經營,新大地市場租金今年有所下降,商戶流失同樣嚴重的萬通服裝批發市場也只能允許租戶拖欠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