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變這一現狀,“十二五”期間,新疆將在烏魯木齊建成集加工、交易、物流等為一體的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以此為紐帶,打造全區服裝產業鏈。
9月,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重頭戲之一的亞歐服裝產業合作論壇在鴻福大酒店召開。
來自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名政府機構、商會和企業代表,與來自疆內外的200余名專業人士探討中國與中亞在服裝產業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表示,按照自治區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戰略布局,烏魯木齊將建設集服裝加工、進出口交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和公共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
該中心將以紡織服裝重點企業為龍頭,以邊境國際貿易為紐帶,充分發揮空港和新亞歐大陸橋的交通優勢,提升服裝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輻射帶動效應和整體發展水平。
記者了解到,2011年,新疆紡織服裝出口72.8億美元,其中服裝54.1億美元。出口加本地市場消費,服裝市場容量達500多億元。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疆服裝企業出口僅占1%,新疆本土服裝企業在新疆內銷市場的比例不到10%。
“有資源但利用不足,有產業優勢但是產業鏈缺失,有文化根基但時尚完成度不夠,有市場通路但品牌影響力分散。”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孫淮濱這樣評價新疆服裝產業。他表示,未來服裝產業鏈的完善將成為新疆服裝產業強勢發展的突破口和催化劑。
“十二五”期間,新疆將逐步形成服裝產業鏈,做大做強新疆服裝產業,努力實現到2020年自治區服裝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服裝貿易總額1600億元,吸納就業50萬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