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塞外江南”金風送爽,悠久神奇。值此2012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暨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表彰大會隆重召開之際,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紡政研會(中紡企業文化建設協會),向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及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向中紡政研會(中紡企業文化建設協會)各理事單位的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出席會議的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領導、寧夏自治區宣傳部的領導,向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歡迎和感謝。
這次會議是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紡織行業召開的繼續推動品牌文化戰略實施,大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我們舉辦博鰲品牌文化論壇之后,第7年向全行業推介年度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及先進典型,會議還將要對“2012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進行表彰。
當前,我國紡織工業正處在“十二五”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行業受到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受原材料價差拉大、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不振、內需趨緩因素影響,生產、出口、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持續放緩,效益有所下滑。1~7月,全國3.6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3億元,同比增長10.93%,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18.8%,比一季度下降3.77%,累計工業銷售產值30686億元,同比增長10.52%,但增速比同期下降19.4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下降3.6%;上半年內銷產出值21825億元,同比增長12.8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9.57%;
1-7月出口1415.8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33%,比去年同期下降20多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出口數量實際是負增長;全行業利潤135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我國是人口大國,紡織工業在工業發展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經濟環境不好,越能體現紡織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的作用。
開好這次會議對于我們統一思想、認清形勢、振奮精神、共克時艱,進一步落實紡織“十二五”規劃和《紡織強國綱要》精神,把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與加強科技創新、發展自主品牌、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品牌價值聯系起來,繼續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努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大力激發紡織工業內生動力和活力,全面增強抵御風險、化解風險能力,促進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推動紡織強國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和“加快民族自主品牌建設已經成為新時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的號召。實施品牌戰略是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標志。品牌價值高低,不僅反映該產業國際活動的話語權,而且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一個行業和企業未來是經濟“硬實力”的競爭,更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品牌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既是凝結在品牌上的企業精華,又是滲透到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管理全過程。品牌文化是實施品牌戰略的關鍵一環,是企業文化的精髓,是企業文化在更深層次和更高意義上的提煉。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文化塑造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也是與品牌共同成長的過程,品牌文化看似十分柔軟,實施起來卻像釘子一樣堅硬,一旦建立,便牢不可摧。因此,紡織企業需著眼長遠,主動調整,通過品牌文化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大調整結構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化解不利,規避風險,提高核心競爭優勢和國際話語權,真正實現由值鏈低端向價值鏈高端創新型制造業轉變。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紡織行業創建自主品牌的內生動力明確增強。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正逐步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特別是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動開展7年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順應經濟、繁榮文化,積極倡導“文化創造品牌價值”的理念,向全行業推介了一大批品牌文化建設先進典型。這些企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指引,致力于“質量、創新、快速反應、社會責任”四位一體價值體系先進品牌文化的創造和培育,演繹了中國紡織品牌豐富的文化內涵,發展潛力和與時俱進的品格,代表了中國紡織品牌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紡織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中堅力量。預計到2020年,占規模以上企業數量10%的領軍品牌企業銷售收入占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30%以上,利潤總額占50%以上,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成倍提高,真正實現由產品“走出去”變為品牌“走出去”。
和諧的勞動關系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和紡織強國的必然要求,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創建活動在紡織行業開展了3屆,今年又推出的25家和諧企業,涵蓋紡織12個產業,他們圍繞當前勞動關系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的難點、熱點問題,探尋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科學做法和有效途徑,留下了很多有益借鑒與啟示。希望各地紡織企業利用這次會議交流的平臺,結合自身實際,相互學習、借鑒,把行業品牌文化建設和企業和諧建設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