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在9月11日劃上一個完美的休止符。以“多彩民族、多彩時尚”為主題的服裝節,在五天里舉辦了一系列時裝發布活動,展示新疆乃至國內服裝企業的風采,也讓新疆的各族群眾近距離的感受到異國絢麗多彩的時裝風潮,奏響了自治區大力發展服裝產業的新樂章。
霓裳組曲搭建交流平臺
9月7日,來自土耳其的著名服裝設計師舉辦的發布會,以白色為主打色的系列服裝既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又結合了當前國際流行元素,揭開了亞歐時裝周的序幕。
為期5天的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設置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服飾博覽會、亞歐時裝周、亞歐服裝合作論壇和新疆第二屆婦女巧手大賽四大主要活動。此外,來自中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及中國新疆本地的服裝設計師們為新疆的各族群眾奉上了20場各具特色的服裝發布會。由15個地州市的60余名婦女巧手參加了新疆第二屆婦女巧手展示(技能)大賽。
烏魯木齊市民胡亞婕是一名美術教師,一直對民族文化服裝很感興趣,平常也自己設計服裝。“本屆服裝周中,當我看到一些哈薩克斯坦的設計師把游牧民族的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在高級成衣中,內心的觸動真是很大。”胡亞婕說。
亞歐服裝產業合作論壇作為服裝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國內外350名嘉賓到場。代表們就新疆、服裝產業、中亞市場等關鍵詞展開了詳細地討論。
服裝節各項活動豐富多彩,不僅帶動了市民的參與熱情,也為新疆服裝從業人員增添了信心。
新疆著名時裝設計師孫秀琴說:“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的成功舉辦,帶給了新疆服裝從業人員極大地信心和希望。這既是一個展示新疆服裝品牌的良好平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認為,服裝節不僅展示了新疆和國內服裝企業的產品風采,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與中西亞等國家服裝產業在科技成果、理念、品牌、服務等方面全方位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推動國內的服裝品牌企業向新疆轉移和擴大我國服裝向中亞、西亞國家和地區的出口。
主打民族特色中亞優勢兩張牌
9月7日,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開幕的當天,江蘇、廣州服裝節也拉開了帷幕,一天后,大連服裝節開幕。
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在國內的各大服裝節中,以什么特色來彰顯亮點呢?
梁勇給了一個鮮明的答案——“主打民族特色和中亞特色兩張牌”。
“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不求規模求特色的思路已被業界肯定。”他說:“以服裝節為平臺,促進中西亞服裝交流和合作,重點弘揚新疆民族服飾文化,推動新疆服裝產業跨越式發展,同時把烏魯木齊建設成為輻射中西亞地區的中亞時尚之都這是我們的目標。”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服裝設計師巴麗努爾說:“這次我看到了很多設計新穎的新疆服裝,確實大吃一驚,很多歐洲的設計理念非常巧妙的融合在新疆民族服裝中。”
不少前來參展的企業也都瞄準了新疆和中亞這兩大市場,寧夏一家民族服飾加工批發公司的經理丁建芳,帶著公司生產的民族服飾來到新疆。“希望借助服裝節的平臺,把我們公司生產的民族男裝推向新疆。”
中國亞非交流協會理事姚培生更是建議——“在烏魯木齊建一個紡織服裝硅谷”。
據了解,本屆服裝節參展企業達321余家,展位數量510個,其中中亞國家企業展位有23個。
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表示,我們將以現代會展活動拉動產業發展,以“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集中展示和推廣新疆服裝服飾品牌,擴大我區服裝品牌的國際國內影響力。
企業借力奏響發展旋律
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的舉辦是落實自治區今年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新疆服裝產業的意見》的具體行動。
新疆壹俐綺服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力空·胡加合麥提現在提到《意見》的出臺仍然很激動:“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第一個專門針對服裝行業的支持政策,對新疆自主品牌服裝發展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
而此次參加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后,他更是充滿信心,打算完成新疆營銷渠道建設后,先向西北五省發展,然后推向全國。同時,還將向中亞五國、俄羅斯和西亞發展。
據了解,到2015年,我區計劃要實現服裝加工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服裝貿易總額達850億元,吸納就業30萬人的發展目標。結合當前我區服裝產業的發展,這需要紡織產業鏈的整體進步來實現。
屬于山東如意集團全資子公司的新疆如意毛紡織公司已經開始利用新疆的區位優勢,積極謀劃發展。山東如意集團副總經理韋節斌在首屆亞歐服裝產業合作論壇上表示,他們利用新疆優質的棉花和細羊毛資源,在新疆建設了棉紡和毛紡兩條產業鏈。進一步借助新疆的區位優勢,重點拓展中亞市場。
新疆服裝企業家們認為,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已經奏響了新疆服裝產業大發展的號角,表示積極響應,搶抓機遇,投入到發展的熱潮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