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臨近,國內各地的紡織企業紛紛盤點業務,總結經驗,制定明年工作計劃。多數企業對未來市場走向仍感到迷霧重重,對明年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產生頗多顧慮,主要原因:一是市場預計明年歐美日經濟疲軟狀態仍將持續,出口市場不容樂觀;二是我國企業與東南亞企業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因勞動力以及原料成本優勢的喪失,擔憂訂單流失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三是棉紗進口量呈持續上升態勢,尤其國內低支紗市場受到的沖擊較大;四是內外棉價差居高不下,給紡織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
目前,紡織企業心中有兩個不確定因素:一是今年國家會選擇何時、什么價格以及何種方式投放國儲棉;二是89.4萬噸關稅內配額發放的時機。因為對市場持較為悲觀的態度,紡織企業當前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快資金回籠的力度。河北省高陽縣一家10萬錠紗廠負責人介紹,他們企業目前原料庫存僅夠使用15天,但年前不打算再采購皮棉,用完之后便給工人放假。目前他們大力銷售紗線,在銷售過程中價格商量余地較大,給下游企業較多的讓利空間。據了解,當地不少企業與其做法相似。
紡織企業的拋售心理導致紗線價格重心下移。12月20日,河北省純棉紗C21S主流報價在23900元/噸,質量較好的報價在24400元/噸,C40S主流價格在26800元/噸,整體價格水平與上周持平,但實際成交過程中價格普遍縮水200-300元/噸;滌棉紗T65/C3532S主流價格在19400元/噸,T65/C3545S主流價格在20800元/噸,較上周下跌100元/噸;1.4D*38mm滌綸短纖主流報價在10200-10300元/噸(廠家自提),一些小廠報價低于10100元/噸,較上周下跌100元/噸左右。目前當地紡織企業資金普遍緊張,并且融資比較困難,尤其是不少中小型企業向民間借貸,僅利息一項就讓企業“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