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依賴于科技,科技的發展在于不斷推陳出新。挖掘人類尚未開發的資源,開拓纖維的第三來源,不斷為紡織服裝產業提供基礎資源,是改變傳統生產模式、促進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近日,筆者獲悉,山東省淄博奈琦爾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青島大學聯合研發的“藍色經濟圈”海洋和陸地結合的唯一紡織新材料——海藻纖維自阻燃服飾即將面市,這種極具革命性的高端新科技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利用空間。
科技轉移海藻也能做服飾
對于海藻纖維,許多人可能感到很陌生。海藻也可以被穿在身上嗎?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被穿在身上的海藻纖維其實是一種由天然海藻中所提取的物質紡絲加工而成的特殊材料。傳統的纖維有兩個來源:一個陸地生物質纖維,包括棉、麻、絲、毛等;另一個是從石油產品中提取的合成纖維。在當今陸地和石油資源日益減少的形勢下,向海洋進軍,開拓纖維的第三來源已成為了人類生存獲取更多資源的有效途徑。德國、英國等國家很早就從海藻中提取海藻纖維,但大多只用于醫用敷料。奈琦爾公司與青島大學聯合研發的海藻纖維,把無限的海洋資源利用到紡織產業當中,將帶動傳統紡織業的產業升級。
作為紡織行業內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海藻纖維也經歷了漫長的研發過程。奈琦爾總經理姜明向筆者介紹,自2003年,海藻纖維的研發就被列為青島市科技將才計劃;2006年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8年作為山東省重大自主創新專項,由此也可見政府對于挖掘海洋資源的重視。2009年4月,“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專家組現場考察了海藻纖維項目;當年年底“海藻資源制取纖維及深加工關鍵技術開發”863重點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方案論證;2010年,青島大學聯合淄博奈琦爾公司等進行后道研發。2011年8月,淄博奈琦爾公司與青島大學簽訂海藻纖維應用研究與開發的合作協議,并合作成立了青島大學——奈琦爾紡織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成為青島大學國家863項目的緊密性合作伙伴。
之后,奈琦爾入股康通海洋纖維有限公司,成為海藻纖維產業化公司的原始股東。“產、學、研、商、政”優勢資源整合在青島大學為龍頭的高科技產業公司旗下,為建立海藻纖維的應用研發、產業化、品牌化通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淄博奈琦爾公司負責從海藻纖維到面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了青島大學的高科技研發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海藻纖維混紡阻燃面料中試在青島大學—奈琦爾紡織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取得成功,“海藻纖維混紡阻燃服裝面料及生產方法”試驗成功并申請了專利,海藻纖維經過科技研發后,可用于紡織服裝、裝飾材料、特種紡織品(如阻燃服裝等)、功能材料(如生物醫用),具有廣闊的利用空間。
淄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慧晏說:“淄博市與青島大學的合作對于推動淄博老工業城市的科學發展和對青島大學的學科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開展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加強人才培養,開展學科咨詢,進行科技攻關,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實現共贏發展?!鼻鄭u大學黨委書記夏臨華表示,產學研戰略合作揭開了青島大學和淄博市合作的新篇章,希望進一步鞏固雙方的產學研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推動產學研合作向縱深發展。
發展廣闊“我這輩子值了”
“我現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支點,就是創造價值,回報社會。如果讓老百姓穿上價格適中的海藻纖維服裝,節約國家寶貴的耕地,真正為社會服務,我覺得我這輩子就值了。”聊起海藻纖維的發展前景,姜明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昂T謇w維與以往任何所知纖維材料不同,是一種極具革命性的高端新科技產品,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背錾谇鄭u的姜明畢業于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前身),“沒有母校,就沒有我的今天,我非常希望能夠與母校合作,終于如愿以償了。”姜明的言語間飽含對母校的深情。
目前,市場上的面料可謂琳瑯滿目,消費者對面料的舒適性、安全性、環保性都要求極高,而依靠科技研發制成的海藻纖維又有哪些籌碼來獲得市場份額呢?
姜明介紹,海藻纖維柔軟光滑、吸濕透氣、親膚抑菌、安全可降解。特別是其極限氧指數達到34以上,大大超過國際標準,具有天然本質自阻燃的特性。消費者海藻纖維遇火后不產生有害氣體,不產生熔滴,最關鍵的是不會對皮膚產生二次傷害。奈琦爾公司與青島大學共同致力于海藻纖維的應用研究與開發,傳統紡織業的市場上多了一種材料新貴、服飾新貴。
我國地大物博,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擁有37萬平方公里的領海和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是世界第一大海藻養殖國家,海藻的產量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國的淡干海藻總產量達120萬噸,僅海帶養殖年產淡干海帶就有80萬噸,海藻XX產量3萬噸左右。從海洋中提取海藻,再從海藻中提取海藻纖維,深水海底為人類的服裝紡織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其市場前景也同其一樣廣闊。
對于未來,姜明充滿信心:“明年海藻纖維襯衫、內衣等服飾就要面市了,我們還將為部隊提供阻燃作戰服。奈琦爾一直專注于新材料的研發、生產,今后我們還將致力于天然環保功能性紡織新材料的技術應用研發產業化,為家紡服飾行業提供優質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