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的細分化步伐正加快。圖為企業開辟的嬰童樣板店的一角。
泉州童裝品牌企業對旗下產品進行細分,開辟嬰童用品新戰線,這是一個新動向。被譽為服飾行業“最后一塊蛋糕”的童裝行業,在穩固原有營銷渠道的同時,正加緊縱向擴張步伐,深挖產業商機。
“孩子與女人的錢最好賺”。按照國際慣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左右,嬰童經濟就進入了現代意義上的發展階段。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稱,2011年中國人均GDP達5432美元。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競爭的加劇,童裝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
進軍嬰裝領域
與往年春夏和秋冬兩季童裝新品發布會不同,日前,福建寶德集團旗下瑪米瑪卡品牌在總部展館舉行2013春夏嬰童新品發布會,意味著瑪米瑪卡開始細分市場,進軍嬰裝領域。
據悉,瑪米瑪卡嬰童品牌“瑪米瑪卡baby”擁有外穿服、套裝及嬰幼兒童用品三大類別產品,產品主要以外穿服為主,以配飾、套裝、禮盒、家居服為輔形成系統的產品線。
當舊秩序已然打破,新的格局尚未成型,在中國童裝的版圖上,現時正是加速爭奪市場的好時機。在大多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中高檔童裝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升,童裝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
業界人士介紹,嬰童用品指的是0-3周歲的嬰幼兒產品。“嬰裝將不再是原先品牌產品中的一個系列,而是獨立命名為‘瑪米瑪卡baby’,從名稱到終端形象設計,都會有一個全新的包裝。”福建寶德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計成剛介紹,嬰裝品牌形象及有關LOGO設計,都運用了更為鮮艷的色彩,結合可愛的設計手法,營造多彩繽紛的兒童樂園氛圍,以后在終端的體現形式將有專賣店、商場或者母嬰用品店中的專柜等。
資料顯示,福建寶德集團旗下瑪米瑪卡童裝成立20年,與C&A、H&M、ZARA、TESCO等多家世界五百強零售巨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產品遠銷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搶食萬億蛋糕
數據統計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嬰童經濟便以超過30%的年增長率在“高速奔跑”,2008年的市場規模更是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按照0-6歲嬰幼兒數量約1.08億、平均每個孩子年度總花銷1萬元計算,全國0-6歲嬰童產品的市場容量將超過萬億。
“國內童裝市場還沒有形成如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那樣的全國性品牌或領袖品牌,品牌集中度尚不高。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童裝市場的開發潛力,越來越多人也都看到了這樣的機會,競爭愈演愈烈。”大拇哥動漫童裝總經理蔡凡表示,將嬰幼裝這單一品類做精做細,在工藝鏈、質量要求等都更嚴格,在保障品質的同時,也有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業態粗放,卻迎來了時尚產業化的蛻變新局;產品未精,卻已坐擁萬億的消費引擎。”對于這樣巨大的市場,泉州本土的服裝品牌也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走創意動漫的路子,投入大、時間長。如果要做,就要做全產業鏈,整合自主版權動漫、播出、衍生兒童用品、終端等多元產品互補,這樣才能將高成本的動漫投入利用到極致。”子燕輕工總經理黃耿耿告訴記者。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調查顯示,目前市場上專門為嬰幼兒設計、生產的服裝品牌大多為進口品牌,民族品牌僅有拉比、麗嬰房等少數幾家。嬰幼兒服裝市場可謂童裝市場的一片蔚藍海域。
“當品類開始細分的時候,說明這個品類的競爭已經開始白熱化。”蔡凡表示,在產品營銷上注重有消費滲透力的軟性服務與情感文化價值,可以立體而多元化地體現產品特點、品牌文化,延伸并深化品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