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后周期性、以及服裝普遍提前3-6個月備貨(經銷商訂貨會模式為主更是提前6-9個月鎖定訂單)特征,使得服飾股業績增速后周期性特征更為明顯。提前備貨、以及自去年9月份以來終端需求不佳的大背景,直接導致了三季報普遍特征是: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尚能維持,但應收賬款、存貨增多。總體上看,如果終端需求環境和氣候繼續不配合,對2013年春夏季的業績增速形成制約,服飾行業較為明朗的投資時點判斷是在2013年的上半年。
在投資邏輯選擇上,可遵循兩條思路:一是高成長的邏輯,即公司規模基數較低,依托渠道快速擴張、尤其是借助加盟模式,短期內(2-3年)可以實現收入、利潤較快增長;如搜于特、探路者等,市場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經銷商盈利能力和擴張潛力。二是平穩增長的邏輯,即公司規模較高,但已經形成較高的品牌進入壁壘,整體的渠道擴展速度相對緩慢,主要是品牌提升等帶來附加值提高;如七匹狼、報喜鳥等,市場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潛力。
對于紡織服裝生產型企業,目前已經是最差的時候,無論是接單價格、接單量、企業業績,只是這一波復蘇的非常慢、或者說正處于L型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