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改革開放以來,虎門服裝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強,走過了一條破繭成蝶之路。今日之虎門,已然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配套完善的服裝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服裝市場體系,服裝成為虎門的特色產業、龍頭產業、支柱產業。
據了解,虎門今后將重點打造服裝產業集聚,力爭年銷售額超500億元,并帶動東莞服裝產業集群實現年銷售額超1000億元。
服裝產業集聚規模“甲天下”
目前,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已成為全國名列前茅的產業集群。據虎門服交會組委會提供的數據,虎門鎮的服裝產業集群規模居全國鎮級服裝產業集群之首,現有服裝服飾市場區域面積約7平方公里,總經營面積232萬平方米,有40個專業市場、1.5萬經營戶,年銷售額近500億元。在建市場面積約170萬平方米,均位于虎門商務區內。
截至2011年底,虎門有服裝服飾生產加工企業2346家,總生產面積274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20萬人,年工業總產值約200億元。有服裝服飾注冊商標5萬多個,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2個,涌現了以純、松鷹等一批龍頭企業。
而虎門產業鏈條之完整,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目前虎門全鎮有299家面輔料企業,438家物流、印染、繡花等配套企業,324家咨詢、培訓、設計、策劃等服務機構,形成了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實現全環節生產銷售。
打造逾500億重大產業集聚區
據了解,此前虎門鎮經過多方調研,出臺了《2012虎門服裝服飾產業調研報告》、《關于加快虎門服裝服飾產業重大集聚區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兩年內力爭將虎門服裝服飾產業集群發展至年銷售額逾500億元,并帶動東莞服裝產業集群實現年銷售額逾1000億元的宏偉目標。
記者從虎門服交會組委會獲悉,承接打造500億元產業集聚區的宏偉藍圖愿景,虎門將打造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的虎門服裝城,打造虎門服裝城、虎門布料城、虎門商務城、虎門物流城。
但此“城”非彼“城”,僅虎門服裝城就將是一個產業綜合體,將包括富民商業大廈、黃河時裝城、大瑩女裝城、龍泉商業廣場、百老匯、連卡佛、金百利、新時代、百家商場、粵華童裝城等23家服裝服飾專業商場,幾乎囊括了目前虎門已有的大型服裝市場。
早前一次媒體座談會上,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虎門鎮委書記尹景輝曾表示,今后虎門將在培育全國重點專業大市場的同時,培育本土龍頭標桿大企業,爭取有5~10家企業年產值達3億~5億元,2~3家企業年產值達10億元,力爭“十二五”期間,有2~3個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有10~15個品牌成為全省級名牌產品、名牌商標,區域性品牌超50個。
此外,珠三角服裝服飾區域品牌中心、名牌名標孵化基地、南派服裝風向標、女裝潮流發源地等的建設,也早已被納入虎門服裝產業建設規劃之中。
“三重點六中心”促產業轉型
近年來,虎門鎮的服裝產業同樣面臨著日益惡化的外部環境以及綜合成本日益上升的內部壓力。今年10月31日,尹景輝對媒體表示,虎門將抓住我國“十二五”產業結構調整和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契機,積極推進服裝服飾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以“四大理念”,建設“三個重點、六個中心”。
“要以大產業的理念把服裝產業鏈所有環節,包括生產、銷售、配套、中介、交通、酒店等與服裝服飾產業有關的服務業,全部納入服裝服飾大產業范疇。”尹景輝說,要努力將虎門建設成為東莞市服裝服飾重大產業聚集區和全國重點服裝服飾產業集群。
據了解,“四大理念”即為樹立大產業、大市場、大品牌、大企業;“三個重點”則指將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建設成為東莞市重大產業聚集區、全國重點產業集群,將虎門服裝城打造成全國重點專業市場;而將虎門建設成為區域重大科技專項平臺服務中心、區域總部中心、區域創意中心、區域品牌中心、區域時尚信息發布中心、區域電子商務中心,則為“六個中心”。
“組合拳”再振虎門服裝雄風
10月底,經過長時間的醞釀之后,虎門制定了“抓住兩個龍頭,打好一套組合拳”的新戰略。虎門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具體闡釋說,“抓住兩個龍頭”,就是抓住以純這個服裝品牌,做強做大以純集團,打造百年名企。
抓住富民公司這個服裝市場品牌,充分利用其聞名全國的品牌效應,盤活集體資產,發揮其在虎門服裝城中龍頭帶動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虎門將著力改造升級基礎設施,改善營商環境,加強商場之間的并聯整合,合理配置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將其打造成功能強大、中國最大的服裝服飾營銷綜合體。
而虎門的未來實現愿景,將是“國家4A級購物旅游景區”,并成為“珠三角服裝服飾區域品牌中心、名牌名標孵化基地、南派服裝風向標、女裝潮流發源地”,最終形成“服裝服飾市場南有虎門,北有常熟”的分布格局。
而以“實施培育龍頭”、“打造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產業聯盟”組成的“五大工程”組合拳,將為虎門打造重大產業集聚區注入強勁動力,引領虎門服裝服飾業向高端發展。
產業聯盟走多元化合作之路
隨著虎門鎮與其他服裝城鎮的合作日益加強,“產業聯盟工程”應時而生。據了解,目前虎門鎮已與佛山市南海區西樵、浙江湖州織里等多個產業集群結成了戰略合作聯盟,以實行多元化合作,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與其他服裝城市相互合作,有利于豐富虎門的服裝市場,也可實現產業鏈資源的整合利用。”對于虎門鎮與其他服裝城鎮的產業聯盟,虎門鎮副鎮長李鼎如非常看好,而這也是目前虎門鎮積極探索的一條外拓之路。
通過建立產業聯盟,加強政府層面的公共服務平臺集成、行業層面的機制統籌、企業層面的市場需求對接,將有利于舒緩乃至破解國內當前產業集群橫向過度競爭的產業格局。
比如與湖州織里鎮的合作,目的就是想豐富虎門的市場。其實之前兩地民間企業早已有了來往,很多都是在虎門設計在織里生產,有明顯的分工。據了爭,湖州織里鎮童裝較為發達,但由于市場尚未培育出來,很像十多年前的虎門;而虎門有市場,這樣就有了合作的需要。
日前,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聯盟成立暨第一屆聯盟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虎門鎮作為該中心16個聯盟成員之一參會,這意味著虎門服裝又多了一個助力發展的平臺。
電子商務成虎門發展未來之鑰
今年31歲的夏惠珍,2007年和丈夫在富民時裝城五樓開了一間店,專做女褲批發,當年生意不錯。2010年,夏惠珍夫妻二人決定做活網店,并主推自己的品牌“紅太狼”。網店的信譽級別從5星升到3鉆,其網店的經營日漸紅火,雖然零售數量不如批發,但利潤率卻高出一倍。
而大瑩東方國際商戶勝萬國只擁有8人團隊,一年的營業額竟高達近千萬,目前電子商務生意相當紅火,5樓的500多家網店商鋪早已爆滿,供不應求。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虎門鎮已有六成左右的服企開始嘗試電子商務,從事網店經營者已超萬家,全鎮日均網銷服裝30萬件。面對實體經營成本高漲、訂單下滑的劣勢及電子商務的種種優勢,虎門知名服裝品牌和批發商,紛紛涉足網絡營銷,搶占電子商務市場。
業內人士則建言,電子商務要以全球的眼光和思維來考慮其發展,政府除了要提供相應的平臺和政策支撐外,還需加大推廣的力度,把好準入關,提高其整體的檔次,提升虎門服裝電子商務的整體形象。2012年8月,尹景輝發聲表示,虎門鎮將成立電子商務協會,發力打造華南地區的“網購物流集聚區”和“電子商務服務商集聚區”。
目前,電子商務已成推進虎門產業升級和“數字虎門”建設的重要工作,將成為虎門服裝產業另一個增長動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