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專家分析認為,經歷了北京奧運會后的迅猛擴張和“粗放式”發展,國產體育品牌已進入深度調整階段,整個行業將迎來一次重大調整。
近日,匹克、李寧、安踏等企業先后傳出利潤降低的消息,諸多品牌門店紛紛關閉,寒冬氣息濃重。專家分析認為,經歷了北京奧運會后的迅猛擴張和“粗放式”發展,國產體育品牌已進入深度調整階段,整個行業將迎來一次重大調整。
國內體育服裝企業匹克體育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其在中國的授權經營零售網點為6739個,與去年年末相比減少1067個。匹克體育的訂貨情況也不容樂觀,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同比下降20%至30%。
另有數據顯示,多家國產體育服裝企業也出現了零售網點減少、盈利能力下降等跡象。今年上半年,李寧集團關閉1200家低效門店,這一關店比例高達15%。
截至6月30日,李寧常規店、旗艦店、工廠店及折扣店的店鋪數量為7303家,比去年底減少952家。另外,安踏體育今年以來門店總數也減少了110家。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告訴記者,國產體育品牌跑馬圈地、數量取勝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