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成風品牌虛弱
像一母所生:閩派男裝盛年危機
無論是浙派(雅戈爾、報喜鳥、杉杉)、蘇派(紅豆、波司登、海瀾之家),還是閩派(七匹狼、利郎、柒牌、九牧王)和粵派(卡奴迪路),近年來國內男裝品牌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特點。
尤其是閩派男裝,這些福建企業成立歷史不過二十多年,但在全國攻城略地、異軍突起。然而經歷了最初的狼性擴張,瞬息萬變的市場壓力之下,閩派男裝過早染上了“盛年危機”。
蒼白的增長:銷量下滑提價湊
魏星(化名)在南京一家大型百貨商場男裝部供職多年,“以往海瀾之家、雅戈爾、九牧王在我們這賣得最好,每家年銷售額都過1000萬元。不過今年情況差些。”記者獲悉,主要受經濟環境的影響,魏星所在商場男裝銷售的平均增幅為12%-15%,“往年這個數字是15%-20%。”
這和主打男裝的多家A股服裝上市公司交出來的成績單大致吻合。閩派男裝方面,上半年利郎營業額為12.59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2.0%;七匹狼實現營收14.86億元,同比增長24.47%;九牧王實現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23.6%。
蘇浙男裝方面,報喜鳥上半年營收為9.1億元,同比增長25.01%;杉杉股份(600884,股吧)營收為15.7億元,同比增加20.09%;紅豆股份(600400,股吧)錄得營收7.7億元,同比增4.13%;雅戈爾營收為54億元,增幅為0.69%。而廣東的卡奴迪路上半年主營收入為2.8億元,同比增長29.49%。
“這幾年,廣東男裝產業的優勢正在逐漸削弱,江浙地區雖然領先優勢明顯,但多元化也讓企業的業績增長飄忽不定。倒是福建男裝快速崛起,也是機構投資者比較偏愛的板塊。”上海一研究員分析。
不過,一在業內頗負盛名的品牌代理商對記者直言,“包括閩派在內的男裝品牌,營收增長并不是非常良性。”據其介紹,今年以來閩派男裝價格相比去年提價20%,店效方面雖然有提升,但幅度比較低,直營方面整體提升僅在3%-5%之間,“如果嚴格以銷量來算,各家甚至是下滑的。”
同質化嚴重:“一母所生”難撐渠道
誰也無法否認,閩派男裝正是憑借起初對渠道的狼性競爭,一舉奠定強者地位。當渠道銷量下滑,閩派男裝的開店空間還有多大?
據上述代理商提供的數據,目前七匹狼、勁霸、利郎、九牧王、柒牌全國門店分別為3500家、3300家、3200家、3000家、2900家左右。“男裝渠道拓展3500家是個臨界點、突破點,下面就要看商品強不強,能否支撐終端的網點數量。”
相比之下,國內眾多運動品牌中,網點數多的達到8000家,一般的也在5000家。在渠道拓展的過程中,運動品牌會對旗下的產品進行明確的細分、定位,以不同的產品形態滿足不同的店鋪屬性。
這位人士表示,“如果商品能細分得好,男裝未來在網點渠道數量上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另外,閩派男裝主要集中于三四線區域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去一二線城市布局,“當然,這要看品牌的知名度、形象、設計,能否滿足一二線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
“茄克專家”七匹狼、“西褲專家”九牧王、“中華立領”柒牌、“新正裝”才子……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閩派男裝正是憑借差異化服裝定位,快速走向全國市場。如今,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眼中,“閩派男裝的設計和格調,已有落伍之嫌。”
事實上,從目標消費群體、市場定位到產品設計、面料選擇,閩派服裝宛如“一母所生”,同質化嚴重。據了解,福建男裝買手只向貼牌廠采購,但貼牌廠面對的是所有來代工的品牌,以致設計力缺失。
無奈高折扣:品牌受損惡性循環
正是因為研發、品牌等競爭力不足,閩派男裝更多的時候,貼著“打折”的標簽。
“商家間的打折銷售,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除了節假日的猛烈促銷,現在周末促銷活動也是不斷。”魏星告訴記者,“我們商場只有5%的品牌不參加,一般都是特別頂級的牌子。”
起先,閩派男裝也擔心折扣過低傷害品牌形象,“比如廠家只想打8折,但一直沒有人買,那也只能硬著頭皮打5折甚至更低。”魏星說。
記者獲悉,在9月底的一次機構交流會上,九牧王高管表示,“公司2012年春夏貨品售罄率在60%左右,比較理想的售罄率是65%-70%,高的到80%。”至于存貨,公司通過電商、老款訂貨(折扣更低)、平價店、商場的臨時打折柜處理。
公司高管同時稱,今年春夏產品價格有所下降,2012年秋冬產品比2011年價格提升5%。預計未來提價空間不是很大,“以后主要采取換量策略”。
讓利渡難關:男裝難躍成長瓶頸
殘酷現實下,渠道擴張放緩成為今年上半年閩派服裝的一致選擇。七匹狼工作人員承認,“上半年關閉了80家左右業績不佳的藍標及童裝店鋪,店鋪只凈增了5家。”同樣,九牧王終端也只凈增了67家,利郎主品牌和子品牌上半年分別凈增81家和37家,均低于以往開店速度。
同時,閩派男裝開始調整訂貨政策,并和省代、加盟商利益捆綁。例如,七匹狼不僅將自有資金以委托貸款的方式直接扶持優質經銷商,還加大新開店、基礎裝修及道具的補貼力度。
“在進貨折扣上,公司和省代也有望讓出幾個點,直接增厚訂貨額在300萬以上大客戶加盟商的盈利空間。利郎則允許分銷商訂購率由原來的85%至90%,降至70%至80%。”另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
對于四季度的前景,前述品牌代理商連稱“不好說”。“秋冬的備貨早就確定了,主要看今年秋冬的天氣。如果不是暖冬,會提升比較大。”他透露,自己分管的幾個閩派男裝品牌的凈利潤率水平,今年會有一些下滑,估計在10%多一點。"
記者采訪中獲悉,閩派男裝面臨的瓶頸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拿差異化特色來說,國內企業有要命的跟風和山寨問題,前幾年雅戈爾推出免燙襯衫,市場反響不錯,立馬有不少品牌跟進,這也讓大家創新動力不足。”魏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