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未來會改變中國,線上、線下一旦連起來,這是巨大的爆發式的力量。”著名學者李開復近日發表言論,說的正是這種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前臺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如今,不少業內人士將O2O形容為“2012年電子商務的又一個高峰期”。
傳統電商的有利補充
一個電商網站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如果僅僅通過技術系統和編輯,那么所能提供的服務永遠是膚淺的表層的,O2O模式的出現,沖擊了老套的互聯網服務。
今年6月,奢侈品電商第五大道奢侈品網的第一家線下實體店開業,這也是國內奢侈品電商首次在線下開店,第五大道將該實體店稱為“體驗展廳”。經過幾個月的運行,這種運用O2O模式的消費方式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第五大道總裁孫亞菲認為O2O模式會成為傳統電商的有利補充,她表示:“對于奢侈品,很多人不是很習慣在網上購買。為了解決第一次消費不信任的問題,我們開設了‘體驗展廳’,這個展廳不是以銷售為導向,而是以服務為導向的。”
孫亞菲透露第五大道通過網絡與短信的形式,把相關信息傳遞給一些沒有消費經歷的顧客,邀請他們到實體展廳來做相關體驗,并提供一些免費的服務和知識的講解。“O2O模式讓顧客產生信任,解決了第一次購買信任的疑慮,他們以后就很有可能會在網上進行購買。”孫亞菲總結道。
O2O的優勢不只局限于此,愛幫網首席運營官馬海平提醒商家:“O2O的生產和供給是同時完成的,它的訂單、支付可以在線下完成,否則O2O只是一個淺層次的閉環,應往前走一步,不要停留在分類信息、團購上,不要停留在一些網絡點評的階段服務,應該往前走一步,真正讓這些O2O的閉環做起來。”
現在,O2O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作為國內在網絡渠道發展較好的傳統品牌領軍企業,七匹狼已經打造出了一套門店B2C+O2O的嶄新模式。
七匹狼將線上代理商和線下代理商一視同仁,集中管理,同時建立了一套商品交易與發布平臺,線下商戶可以將自己的庫存產品通過打折的形式發布到網絡媒體,而七匹狼官方只需對該平臺的價格體系進行監控。
這種模式不但為線上渠道增加了優質貨源,而且不會擾亂正常的價格體系,而線下商戶對線上銷售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據悉,去年七匹狼線上銷量已突破2億元。
O2O的高門檻
O2O是電子商務的一座“金礦”,但這并不意味著人人都能淘到金子。去年的資本狂熱,為O2O的市場爆發帶來了樂觀預期,然而運作到今年,大部分包含著O2O概念的項目弱點正顯露無疑,仍然僅能以用戶數量和流量“說事”,商業模式不清晰,用戶黏度不高,缺乏盈利模式。這開始讓風險投資機構以更理智更審慎的態度來對待O2O概念的創業項目。
的確,O2O本身定位為服務業,實際的門檻卻非常高。O2O概念的出現,讓不少人認為,它將引導電子商務行業走向藍海,拓寬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由規模化走向多元化。然而O2O的發展壯大還要跨越誠信經營、商家資質、創新能力這三道坎,且服務質量是O2O的重中之重。
一位O2O概念創業者直言:“要做好O2O必須要有滿足一定條件,要么擁有線上資源,要么擁有線下資源,想靠三五個人做一款App,靠創意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庫巴網技術經理張海強也對此現象做出分析, 他認為現在線下各種服務并不標準化,O2O模式還存有許多弊端。“O2O模式不像B2C模式,服務質量都在這個平臺本身。O2O平臺對這方面的控制難以做到保質保量。”
團購網泡沫的破裂證實了這個問題。在傳統商業領域,與O2O近似的是連鎖零售行業,這個領域的要求是細節化、高效管理與成本控制。互聯網企業的管理水準迄今為止仍處于作坊水準,近期難有精細化管理的企業出現。
仍具有較大發展機會
任何消費模式是好是壞,消費者最有發言權。不管其本身構思如何精妙,流程如何順暢,出發點多么良好,最終都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消費者這道關卡的考驗。
業內普遍認為,從消費者體驗的角度來看,O2O更具交互性,為用戶及商家提供了面對面接觸與交流的機會,打破了實物網上零售時用戶與商家通過冰冷的物流維系關系的現狀。而這種關系的維系,也確實不是一個個“親”字就可以替代的。
“從現狀來看,O2O與其他電子商務形式并行,借其他模式電商先期教育用戶之力,具有龐大的用戶群體。當中國O2O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產生緊密聯系之時,O2O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也就不言自明了。”一位業內人士評論道。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預計2012年將達到986.8億元,增長率為75.5%。預計到2015年中國O2O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達到4188.5億元。
“無可否認,O2O現階段比較尷尬,線上O2O的交易量比較少,或者說這個行業的玩家比較少。但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年之內,這個行業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馬海平分析。
艾媒咨詢CEO張毅提醒企業,O2O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種模式,線下分散性與差異性決定未來O2O將呈現出較為分散的格局,未來垂直型O2O也同樣具有較大的發展機會。
“企業在發展O2O的關鍵問題是要避開鋒芒,一定要與龍頭企業避開正面交鋒,要在細分領域或自己擅長領域打造競爭優勢。線下滲透以及線下的運營能力是未來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此外,提升用戶的忠誠度是最鋒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