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羅輯心動的是他沿途遇到的人們……他們的衣服也都映出絢美的圖案,每個人的風格都不同,有的寫實有的抽象。”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主人公羅輯冬眠了一百八十五年,終于在危機紀年第205年(公園2211年)醒來,此時,人類日常的衣服除了能根據穿著者情緒的變化,變幻不同的色彩、圖案,還能自動調解尺寸:
“羅輯穿上衣服,聽到一陣細微的咝咝聲,衣服慢慢縮到合身的尺度,穿上褲子后也一樣。史強指著上衣胸前的一個胸針樣的東西告訴羅輯,衣服的大小還可以調。”
科幻小說的魅力在于作者的“異想天開”往往包含了對科學的合理想象,我們甚至能看到一些小說中的情節在現實成真。從現在的科技發展來看,《三體》中的“未來服裝”可能也會成為這樣的例子,或許我們都不用等到2021年。
自動系鞋帶的Nike鞋
自動調節大小,可能會讓你想起電影《回到未來》中的鞋子:
這也是一部1985年的科幻電影,2015年正是電影中主角穿越到“未來”的那年。為了致敬電影中的情節,Nike正在研發一款能自動系鞋帶的運動鞋。
這就是Nike HyperAdapt 1.0的樣子,它的兩側鞋帶孔的位置裝有一排小型馬達,和鞋底的傳感器一起通過電池供電。傳感器將記錄穿鞋者的體重、腳位和重心(前后腳)。根據傳感器返回的數據,馬達會像釣魚竿的繞線軸一樣將鞋帶繞緊,從而達到自動系鞋帶的效果。
現在,傳感器、電池的尺寸已經足以被添加到鞋子上,早在2006年,Nike就推出了Nike+ iPod套件,一個可以放在鞋底的小傳感器,和iPod配合,記錄跑步速度和距離。
所以理論上,只要能把傳感器、電池和動力裝置做得足夠小,小到可以應用在衣服上,就能讓衣服有我們意想不到的功能。
Google和李維斯合作:可以導航、控制音樂的智能夾克
今年的Google I/O大會上,Google和著名的牛仔褲品牌李維斯宣布了他們正在合作研發一款智能夾克,已經可以把傳感器應到到日常的騎行服上。
這款夾克在袖口處植入了多點觸控傳感器和電池,通過藍牙和手機連接。騎行時,你不用掏出手機,只需要通過輕觸或旋轉的手勢,就能控制音樂播放、電話和導航服務。而且,這款夾克還將兼容第三方的服務,比如流媒體音樂服務Spotify,運動追蹤應用Strava等。
李維斯特意表示,可穿戴設備不應該是丑陋的電線,裝有傳感器的袖口區域“輕薄、柔韌”,和正常的衣服沒有明顯區別,“洗衣服的時候,你只用把那一部分取掉就好。”
Google和李維斯還發布了一條宣傳視頻:
從技術角度來看,這款夾克的上市只是個時間問題,事實上,李維斯已經給出了發售的日程表:2017年春季。只是,視頻有個場景讓我很懷疑:騎行的小哥帥氣地掛掉了來自老板的電話……
可以被應用到衣服上的柔性顯示屏幕
除了傳感器,如果能把顯示器也做到足夠輕薄,我們就真的能享受《三體》中人類的“未來服裝”了。
好消息是,真的可以。
柔性顯示屏顧名思義,是由柔軟的材料制成,可變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和衣服的結合是它未來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來自深圳的柔宇科技曾展示過其研發的厚度僅0.0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
而衣服已經是柔宇在考慮應用的地方。在2016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16)上,柔宇展示了一款植入柔性電子的騎行背包,騎行者可以在背帶上操作,控制背包后表面的顯示信息,為后方車輛提示騎行者的行駛狀態。
今年4月,柔宇還和體育用品公司李寧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表示會著力“實現嵌入了柔性顯示屏和柔性傳感器的李寧智能體育裝備”。
現在來看,最需要努力的可能就是動力裝置了,如果能把一排小馬達也編織到衣服里,那我們就真的只用買一件衣服實現一萬件衣服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