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和H&M同一年進入中國。2007年,C&A的頭四家中國店鋪相繼開張,曾一度為行業人士和分析師們看好。然而H&M目前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200家,但官方數據顯示,C&A眼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只有75家。除了其始終強調的本土化與質量優之外,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記憶點。
靜安寺晶品購物中心,門前圍上多時的一處擋板已經拆除,快時尚品牌C&A在這里正式營業。
在開幕活動上,今年8月剛剛上任的C&A中國首席執行官Lawrence Brenninkmeijer也出現
“來之前,我對中國市場到底多大沒有概念,也沒有想到這里的增長會這么快。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在中國,每個品牌都想開拓中國市場,”Brenninkmeijer對記者說,“消費者在這里幾乎找得到所有地球上存在的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
這個來自荷蘭的快時尚品牌想要從競爭對手中取得市場份額絕非易事,因為不僅歐洲的快時尚品牌早就在這里耕耘多時,連韓國的快時尚品牌都說要進軍中國。就像在晶品購物中心,開在C&A周圍的除了H&M,還有Forever 21。
C&A和H&M同一年進入中國。2007年,C&A的頭四家中國店鋪相繼開張,曾一度為行業人士和分析師們看好。然而H&M目前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200家,但官方數據顯示,C&A眼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只有75家。除了其始終強調的本土化與質量優之外,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記憶點。
Lawrence Brenninkmeijer的到來正是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本身來自擁有C&A的 Brenninkmeijer家族,在來到中國之前,他從2012年起出任C&A巴西運營副總裁。在任的3年半里,巴西門店數量從200家增長至300多家。巴西現在排在德國之后,是C&A的全球第二大市場。更早之前,他還出任過C&A土耳其的常務董事,將旗下員工從3名擴張為500多名,并在土耳其成功開設了26家門店。
將過去表現突出的家族成員擺上中國CEO的位置,這讓大部分人相信C&A打算重拾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優勢。不過,中國市場大且復雜,Brenninkmeijer稱他目前仍在了解、熟悉期間,制定中國市場計劃還為時過早。但2015年底前,C&A還會有10家新店開幕。
C&A在擴張,其他快時尚品牌也沒有在中國市場松懈。從2002年優衣庫登陸上海起,快時尚在中國的發展便一直迅猛。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高級項目經理季曉燕稱,在過去3-5年間,快時尚在中國進入爆發期。促使這片市場爆發的,除了因為設計迅速跟進大牌、價低、上新快等一般因素,也因為不少中國本土服裝品牌放棄了低價市場。
“原本這些國內服裝并不貴,但在過去7-8年間,每年漲價20%,這給國際快時尚品牌留下很大的市場空間。”季曉燕對界面新聞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