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扇動著翅膀飛過半個世界,如同扇動的翅膀的時裝界,撲翼是無止境的,激烈的生存競爭和遙遠的路程就在眼前。一個類比證明就是:我們還是否記得Dries Van Noten的驚人博物館里的照片,宣泄的情緒如同設計師中的感受。時尚的人們總在抱怨,在過去的日子里,長時間的等待是常態,我們抱怨著。遙遠的設計路程,我們抱怨著。收購著各大品牌的名人們,我們抱怨著。街頭攝影的熱潮,我們抱怨著。經常投訴的程式化的一如,我們抱怨著。
時裝界是用來服務不同目的的行業,設計師提出了他們的設計理念,然后轉到一個小的零售商和媒體,對即將到來的消費季節做準備,整個過程是具體的,同時包含著興奮和激情的情緒。我們大多數人喜歡時尚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同John Galliano的遐想,Alexander McQueen的悲劇舞蹈,Helmut Lang的城市戰士。多年來,時裝界的發展非常之快,包括小報紙以及電視,其次,物聯網帶來完整的系統以及更多的消費群,然后是博客、社會媒體,現在一些品牌從事的就是直接與全球的觀眾進行交流。這是很好的表現,貪婪的時尚世界和技術相互合作,帶來的是科技的發展以及時尚的精英化。
像各大秀場季節一樣,特別是今年秋季有著耀眼的時刻,那些興奮、敬畏、高興、生氣的秀場情況,讓人們過癮了一把。Karl Lagerfeld的Chanel的購物中心,Alber Elbaz的輝煌浪漫,Joseph Altuzarr的建筑主義,Miuccia Prada的歡樂氣氛。而Calvin Klein則表現著漂亮的手工藝,Nicolas Ghesquiere打造著預期中精彩的Louis Vuitton, Sarah Burten以及Givenchy則顯示親密的關系。時尚應該是受到鼓舞的,可能現在的系統過于繁瑣,展示著太多不可能的承諾。不如轉化方向,類似如何提高LVMH的時尚提名者的名聲,在更大的規模中,參與者還可以與全球名人進行同步合作等等,這些都是離開各大秀場值得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