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3日的紐約時裝周帶來了近90位設計師,明星效應、新科技、社交網絡的傳播、對特定市場的虎視眈眈都在紐約時裝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讓紐約成為了最商業的時尚地。“美國品牌的核心是銷售,”時尚評論人Suzy Menkes指出。
歡迎商業行為
從本屆時裝周上BCBG Max Azria的首場發布開始,紐約時裝周就不斷傳遞出各種商業化信號。啟用了多位中國模特的BCBG被評論認為是“赤裸裸向中國市場示好”;而五位非洲設計師的聯合發布,非洲和亞洲模特的輪流登場,則更像一場“推介會”,推銷時裝也推銷模特。
不過最有標志性意義、被最多人所議論的當屬DVF的發布秀。這場秀剛開始不久,人人都在議論模特戴著的眼鏡,和以往DVF風格不符。等到謝幕時,Google的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登臺亮相,人們才恍然大悟,眼鏡并不是裝飾品,而是Google Glass——第二天,幾乎所有的媒體和時尚評論人在寫這場秀的時候都提到“模特戴上的 Google Glass是開啟的,用來拍攝視頻。視頻最后將會變成品牌電影DVF through Glass,并在時裝周后發布”。Google Glasses和DVF的合作也證明,時尚對科技持開放歡迎的態度,紐約時裝周歡迎商業!
復古與未來都屬于面料
復古是這幾季雷打不動的主旋律,除了復古,未來主義也是紐約時裝周的一股潮流。這股潮流主要通過面料體現,強調未來感的PVC透明塑膠材質、可透視雪紡被大量運用,用簡潔的剪裁設計和經典的款式,仿佛要制造出“未來+復古=現代”的感覺。
閃光效果、3D和鏤空印花都是熱門元素,加上春夏跳躍的色彩,讓一切顯得生機勃勃。有透視效果、飄逸的長裙延續了上一季潮流,也在春夏T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都在用作品表達著“并非露得越多越性感”,更多時尚買手和時尚編輯擔心的是:運用PVC等新材質的服裝夏天穿應該會“密不透風”,消費者會對此買單嗎?
新媒體持續發力
新媒體的勢力在本次紐約時裝周上也表現得非常強勁,新技術也拉近了時尚和大眾的距離。除了有三個品牌的秀以視頻方式體現外,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和社交工具也具備了同步直播功能,比如Youtube的Liverunway直播就被嵌進多家網站。
除此之外,Twitter和博客等社交網絡的“自媒體”也在本次時裝周中發光發熱。一貫以酷酷形象出現的Victoria Beckham也在網上撒嬌說睡得少快要崩潰了。
紐約時裝周期間,一場針對博主的培訓大會也同期展開,估計以后時尚博主們也有可能被列入“媒體”行列中。